这部经是我亲自听佛陀宣讲的。那时,世尊在舍卫国的只园精舍,与大比丘等一千二百五十名僧人在一起。这当中,有些是成就了无漏智的大阿罗汉,有些是具备了佛智而住在世间以宏扬佛法的菩萨。他们都以佛智慧超越了种种有为事物的束缚,从而能够在俗世界施行佛的威德仪律,绍继佛法以摧破世人烦恼,将如来遗训发扬光大。他们净化精严佛化人生,将佛的威德律仪推广于凡人生死来往的世界。
那时候,阿难和大众们听闻了佛的教诲,一时身心安稳泰然,意织到自己从久远以来,就已失却了本真的心性,从而以幻影为真实,去攀缘在世间器物世界上面,今日听了如来教诲,开启了智慧,就如迷失了的婴儿又回到了慈母的怀抱,他们一起合掌顶礼,祈愿如来为众人显示身心的真实与虚妄,现示身心的生生灭灭,和不生不灭的二种真实性相。
违顺两种情形也是这样。阿难,你看见这只陀林中的树木和泉水等等,这是什么意思?阿难,如果是由眼根生出色相,那么,眼见到空,就没有色相,色相就应当消失。
说完这些,富楼那即五体投地,渴盼如来发布无上教诲。富楼那和大众一起默然承听如来法音。以此贪杀、贪盗、贪淫立为根本,如此种种因缘,恶业果报相续相继竟不停息。
说完这话,阿难就和大众一起,五体投地,悲泪有如雨下,伫待如来的无上开示。阿难和会中大众得闻如来佛如此无上偈诵,精微莹澈的妙理,一时间令人心开目明,从未有过的大欢喜从心底涌现出来。如来佛发物阐明世间染法和世间净法,知道各有本己的因,各随所攀的缘而生。
第十种是,纯音无尘,六根归于圆通,没有任何差别,能够使一切心怀忿恨的众生,远离各种怨忿。第十三种是,六根圆通,观和所观圆融无二,含容十方世界,建立起大圆镜空如来藏,承接顺受像十方微尘一样多的佛的微妙法门,受领法门无一遗失,能使法界中没有子女的众生,欲求女子,便可得到有幅有德
阿难,你问到收摄心念,那我现在先对你说,要证入正定正觉三摩地,修持学习佛法妙门,求证菩萨无上觉道,就要先持守上述四种威仪,持身若能皎洁如冰霜般的清白莹澈,自然就不能生一切枝叶,这样,无论是心的贪、嗔、痴,还是口的绮语、恶口、两舌、妄语等等恶业就都无从而生,阿难,这四种戒律如果不遗失,心也不去攀缘色、香、味、触等诸尘物,那么,一切魔事又怎么会发生呢?如果人不能灭除过去养成积聚的滞碍烦恼的话,你就教这人,一心一意地诵持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。
阿难,这些众生一一在这十二类中又各各具有十二种颠倒。就像揉捏眼睛,所见的是眼睛里生出的乱花一样,颠倒了的妙圆真净明心,全部充满的是这样的虚妄乱想。你现在修证佛的正道,对于这本初因地所有的虚妄,须有三个渐次的步骤,才可以将其除灭。就像从一个器皿里除去毒蜜,须先装上水,再参上香灰,将其洗涤干净,最后才能贮装甘露。什么叫做三种渐次呢?一是通过修习,除灭助因,二是经过真修,挖掘出正性,三是努力增进,背逆种种现前的造业。什么叫做助因呢?
阿难,世间一切所有修心的人中,有些人不凭借禅那,也没有大智慧,但是却能够做到执守身心而不去行淫欲,于日常生活中的行、住、坐、卧中没有任何的杂思乱想,不去沾染一切爱欲,不留恋欲界,那么这种人的应念报身就是梵侣。像这一类的人,名叫梵众天。
阿难,有些修行正等正觉三摩地的善男子,想蕴除尽了的,那么,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消灭了妄乱梦想,清醒时和睡觉时都是一样的清明,觉见明朗虚静,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,不再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前尘影事。